一、构建以国家战略为基础的中俄教育合作整体规划
中俄需探索通过教育合作服务国家战略。中俄高度重视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也是教育合作发展的一大核心主题,未来可在延续“中俄科技创新年”合作思路的基础上,探索教育合作促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此外,中俄国家主题年也能够为教育合作提供新的切入点。此前,在2020—2021年“中俄科技创新年”框架下,人文教育领域合作进展迅速,取得显著成效,高校院所之间建立了高效的科研互动机制。2022—2023年是“中俄体育交流年”,两国亦可借机开展各学段体育合作,依托本国优势体育项目,联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
二、设计中俄互认的一体化语言学习制度
随着中俄之间的语言学习受到更多重视,语言教育合作成为至关重要的教育合作内容。为保障语言学习效果,需要形成一套双方认可的语言学习标准体系。标准化语言水平统一测试、语言竞赛等机制化活动对于提高语言教学水平、评估教育合作成效、激发中俄公民学习对方语言的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建立并完善语言考试、课程教学大纲等方面的统一标准,将成为未来合作中的增长点与亮点。
同时,教育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对接不局限于高等教育。中俄基础教育方面的合作增速快、潜力大,对学习者具有深远影响,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及其国际竞争力也是两国共同的发展目标。俄罗斯基础教育国际合作遇阻,面临短期内加快教育体系转型的客观任务,提出了加强中文教育的设想。但目前在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中,中文教育仍缺乏科学系统的全局规划。促进双方各学段教育体系及标准的有机结合,建立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对于中俄双方各取所长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优化合作办学模式
合作办学是中俄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合作方向,双方需要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因素,更新合作办学发展策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合作办学项目的示范作用。得益于双方高等教育的良好声誉、便利的地理位置、高度的合作意愿、政府的大力支持,中俄合作办学取得实质性突破,层次不断提升,为展开多方面、多层级、多样化的教育科研合作提供了平台与前提条件。但从实践经验及社会反馈来看,中俄合作办学过程中也存在交流不对等、办学层次不完善、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实现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难题。
四、拓展官方与民间协同发展的教育合作平台
当前中俄教育合作主要依托官方平台与机制,主要方式包括签订双边校际合作协议、设立孔子学院与俄语中心等。近年来,官方教育合作机构逐渐呈现出合作模式固化、发展速度放缓的现象。而民间机构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推进合作的积极性更加强烈。此外,民间机构大都聘用具有所在国教育行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社会覆盖面广,其开展工作需要的前期投入及沟通成本较低,合作效果也较为理想。
以发展迅速、影响较大的中俄人文合作发展中心为例,目前该中心已成功在俄罗斯多所中小学推动开设中文课程并提供师资,与驻外使领馆及地方政府合作,对接中俄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科研、人才引进等合作项目。未来可以考虑从国家层面对此类民间教育合作机构的运作进行规范,并从政策及资源上给予一定支持,使官方渠道与民间机构发挥协同作用,推动教育多元化合作。
五、合作建设高质量的网络教育基础设施
线上远程教育合作快速发展,一方面有助于保障中俄教育合作的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对科教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师生人员的信息通信技术素养提出新的要求。可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及数字资源,充分挖掘中俄科教网、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等现有网络教育合作平台的潜力。随着国际社会不确定因素增加,实现中国、俄罗斯及其他合作伙伴国家之间科教网络的联通互动与协同发展,也是新时代教育合作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